那笔交易已经过去好几年了,但偶尔想起来,心里还是会咯噔一下,仿佛还能闻到那天办公室里浓得化不开的咖啡味和紧张空气。
当时我在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业务拓展,经过长达半年的艰难跟进,我们终于撬动了一个行业内的标杆客户。对方是那种一旦合作,就能为我们打开一整条产品线的关键公司。从技术方案对接到无数轮的价格拉锯,团队几乎把所有心血都倾注了进去。
最后一步,是签合同。约在了周一下午三点,在他们公司顶楼的会议室。周日上午,我甚至特意去办公室最后检查了一遍所有文件,确认无误后,还给自己冲了杯咖啡,站在窗边畅想了半天合作后的蓝图。那种胜券在握的感觉,清晰得触手可及。
周一下午,我和法务总监提前半小时就到了。对方副总裁和采购负责人的表情很放松,甚至还和我们闲聊了几句最近的球赛。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会议桌上,把即将签字的合同照得发亮。
就在笔尖几乎要触到纸面的前一刻,对方副总裁放在桌上的手机震动了起来。他瞥了一眼,略带歉意地对我们说了声“稍等,是总部的电话”,便起身走到窗边接听。
会议室里很安静,我们只能听到他简单的几声“嗯”、“好”、“明白了”。
他挂掉电话,走回来,脸上之前那种轻松愉快的表情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、带着深深遗憾的神色。
他沉默了几秒,然后开口说:“非常抱歉。总部刚刚做出战略调整,这个方向的采购和合作……全部暂停。”
那一刻,时间好像凝固了。我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,下意识地追问了一句:“您的意思是……?”
“意思是,这笔交易,我们暂时无法继续了。”他重复道,语气肯定,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。
之前所有的努力、铺垫、期待,在那个瞬间,被一个从遥远总部打来的、不到一分钟的电话,击得粉碎。我们甚至没能得到一个像样的解释,所谓的“战略调整”像一堵无形的墙,把所有后续的可能都堵死了。
回去的路上,车里死一般沉寂。我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街景,感觉极不真实。一笔耗费了巨大心力、无限接近成功的交易,就这样以一种毫无征兆、且完全超出我们掌控的方式,彻底溜走了。
后来我们得知,那家公司的总部确实经历了重大人事变动,新上任的CEO全面否决了前任的所有扩张计划。这件事无关我们的方案好坏,价格高低,甚至和对方对接人的意愿都毫无关系。它失败在更高维度的、我们根本无法触及和影响的决策层面上。
这笔差点就成了的交易,给我上了职业生涯中最深刻的一课:**不到最后一刻落笔签字,一切皆有可能,而这也意味着,一切也皆有可能不成**。它磨掉了我身上最后一点盲目乐观,教会我对所有“快要成了”的事情保持敬畏。它让我明白,很多时候,失败并非源于你做得不够好,而是命运在棋盘上轻轻挪动了一颗你永远看不到的棋子。
如今,面对任何潜在的交易,我依然会全力以赴,但心态已然不同。我会努力做好我能控制的一切,同时,也平静地接受那些我无法控制的变数。
因为那支最终没有落下的笔,永远地提醒着我:商业世界里有拼搏后的成功,也有猝不及防的遗憾,而这,正是它的残酷和魅力所在。